1. <optgroup id="0o43e"></optgroup>
      <acronym id="0o43e"></acronym>
    2. <var id="0o43e"></var>

      <var id="0o43e"><strike id="0o43e"></strike></var>
      1. <thead id="0o43e"></thead>

      •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世系淵源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時間:2017/11/4 20:45:16  作者:羅元  來源:中華羅氏文化網  查看:22372  評論:0
      內容摘要:興寧市昭遠公總世系源流雍雍其度,肅肅其容,棠蔭赤縣,黍潤花封,粵天卜吉,丕振宗風,垂裕后裔,奕世興隆。據道光二十六年《豫章羅氏大成譜》錄、民國十一年《興寧羅氏族譜》記、民國十九年《興寧羅陂羅氏族譜》,1995年《興寧羅氏族譜》總譜載、2002年《中華羅氏通譜》等歷朝歷代族譜記錄:...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

      昭遠公世系源流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雍雍其度,肅肅其容,棠蔭赤縣,黍潤花封,

      粵天卜吉,丕振宗風,垂裕后裔,奕世興隆。


        據道光二十六年《豫章羅氏大成譜》、江西靖安宣統二年《羅氏族譜》,民國二年《興寧高車羅氏族譜,民國九年《興寧羅陂羅氏族譜》,民國十一年《興寧羅氏族譜》記,廣西平南《羅氏族譜》,和平羅氏族譜》,1995年《興寧羅氏族譜》總譜載、2002年《中華羅氏通譜》,四川省豫章羅氏族譜(川南卷),四川省涼山州羅氏族譜等歷朝歷代、全國各地昭遠公后裔族譜記錄:興寧大坪基祖:羅昭遠,為豫章始祖羅珠公四十七世裔孫,企生公派。世系源流簡譜如下:

      豫章始祖羅珠→17世羅企生→34世崱公→35世宗達→36世皎公→37世議公→38世遵公→39世元公→40世金公→41世渙公→42世元良→43世郾公→44世十郎公→45世念七郎→46世萬公。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萬公,字明亮,生子三:吉、世、則。

       

      吉公,字亮遠,行六十三郎,萬公長子。生元世祖至元辛巳(公元1281年)十一月初八日辰時。派分吉郡廬陵氧下吉水縣澧水鄉。大元間同弟避亂離福建汀州府寧化縣徒廣東興寧縣南門社下,后由社下遷程鄉縣窯下,即古之梅州,今日嘉應州石坑都羅塘是也。

       

      世公,字昭遠,行七十三郎,萬公次子,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任福建安溪縣尹,解組后,游粵東,見興寧山水秀麗,遂亍宋寶祜二年(注:遷居時間有待考證)遷居興寧大坪洋田社下,為興寧大坪羅氏開基祖。

       

      則公,字英遠,行八十三郎,萬公三子。生元世祖至元丁亥(公元1287年)六月二十八日寅時。元初間,同兄吉、世三人,自福建汀州寧化縣石壁村徒廣東惠州府長樂縣居家。先祖派分江西吉水、廬陵氣下泰和等處。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興寧市大坪昭遠公總世系源流

       

      世公,字昭遠,行七十三郎。生于元世祖至元甲申(公元1284年)十一月十一日申時。先祖羅上達、羅維藩、羅維翰均翰林學士,長于官宦世家,居江西吉郡廬陵熂下吉水潼水鄉,是唐節度使羅崱后裔也!督鞔蟪勺V》題詞云:“秀水豪華盛,安溪令聞揚!薄鞍蚕敝傅氖橇_世。時因世亂,與兄羅吉、弟羅則,遷徙福建寧化石壁居焉。羅昭遠自幼勤耕勤讀,為人忠直開朗,喜書嗜詞,善交友,好不平。任福建安溪縣尹,耿直正義有余,阿庾奉承不足,躬政恤民,政聲頗好,常與上司不謀,毅然掛冠辭官。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羅昭遠解組游粵,見興寧山清水秀,民風敦厚,遂卜居興寧大坪洋田社下,是為大坪羅氏開基始祖。歿失考,據族老相傳:昭遠公身壯力健,高齡尚躬耕于農之說。據此,公壽應在75~80歲之間,歿于元末明初。明孝宗弘治癸丑科及第探花吏部尚書侄孫羅欽順有詩贊曰:

      雍雍其度,肅肅其容,棠蔭赤縣,黍潤花封,

      粵天卜吉,丕振宗風,垂裕后裔,奕世興隆。

      民國十九年版《興寧羅陂羅氏族譜》羅獻修宗長考:據昭遠公墓碑鐫四大房承祀:友文(友忠)、友直(友臣)、友明、友亮;祖妣何氏墓碑祖碑同。舊傳老譜或手鈔本亦即列四房,并無友忠、友臣,在傳抄中,或字或音有誤是正常的,應以碑文為準。

      《豫章羅氏源流考》載昭遠公生子六:友明、友紳、友亮、友臣、友忠、友信;今留在興寧后裔有友文、友亮、友明、友臣、友忠五大房;友紳、友信遷徙何處不明。

      另譜載:昭遠公妣何氏三娘、二妣何氏,生子五:友明、友亮、友臣、友文、友忠;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今昭遠公后裔居居興寧者有:友文公系下分房懋初公,居龍田鎮石壁村富安圍;學洙公居龍田鎮蓼塘槐植圍、鴻基圍、新安圍、園珠圍、居安圍、燕翼圍、吉安圍、玉竹圍、祥安圍、德安圍、龍鳳圍、長安圍。羅梓公,學泗公居龍田鎮新寨子;學濂公分居合水鎮羅陂信古塘,步安圍、龍田鎮環陂烏珠過河;學湯公居城鎮羅祠門第;羅山公居合水鎮羅陂豐坑塘:羅佑公居坪洋鎮羅營泰安圍;佰華公居龍田鎮羊嶺八仙亭羅屋;本滔公居福興鎮神光通泉新、老羅屋。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友亮公俊堂世系呈麟公房翼圣公居大坪鎮茶山下桂林圍、德遠圍、黃河塘高攀圍、嶺河、上黃塘、黃泥峴下、游塘、吳徑背、鴨池;翼賢公居大坪鎮鄺子塘、賢興圍、大福黃塘,吳徑背、黃竹頭下:聯香圍、上排一帶;翼祖公居大坪鎮鴨麻坳、鳳美圍、下荷樹凹、裕興圍、丁塘、連美檔、栗畬、黃泥峴下;俊超公居大坪鎮連塘美、大水塘、嶺河、河嶺、增塘坑、青子窩、鐵羅塘;如朋公居羅浮鎮、大坪鎮桂香樓、壽德圍連香圍、河嶺;翼文公居羅浮鎮、大坪鎮沐安圍、久安圍、顯光圍一帶,慶光圍、篤慶圍、全興圍、大安圍、金雞坑、赤北嶺、小坑、上河嶺;翼發公居大坪鎮鞏興圍、封山背、井塘里、嶺河;翼成公居大坪鎮鞏寧圍、屏漢上下圍、上河嶺、葉塘鎮倉下、鞏安圍;翼康公居大坪鎮福興圍、福寧圍、封山背、龍坑里、連興圍、鞏秀圍一帶、上河嶺、赤北嶺、大務塘、松友圍;如日公居大坪鎮白云排上、明光樓;如月公居羅浮鎮。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又俊堂公裔下豫來公居大坪鎮白云、四角樓、吊簡山、圍背、高炎上、仁壽圍、雙頭山、龍進塘、大夫經、嶺背河長坑村、大畬塘、二架筆、欄塘村、小碰:英公居大坪鎮咨洞村、烏石頭、世珍圍;硅公居大坪鎮上河嶺、甲池、葉南鎮龍崗圍、江陂嶺湯湖;景鳳公居大坪鎮白云、鳳東形、燕興圍;悅風公居大坪鎮白云、鳳東形、燕興圍;啟標公居大坪鎮屏漢上圍、敬義圍、彩云圍、羅山塘、贊美圍、貓公峴、嶺河、江頭村、善美圍、羅浮鎮向陽;啟慶、啟應、啟春、啟聰、啟耀、啟宏共元個公同居大坪鎮白云、佛坳、木畬塘、云興圍、山下村、社波咀、龍亭圍;廷綬公居大坪鎮白云、荷陂角;鎮公居大坪鎮白云丁塘;廷紀公居羅浮鎮;法锜公居寧塘鎮新塘村、芒柘下;廷紳公居大坪鎮月池下;佩公居大坪鎮吳田羅屋角,龍進塘、南蛇坑;瑞公居大坪鎮新村瑞興圍、葉塘鎮洋陂崗下、布心新羅屋、老羅屋、吹笛羅、波下羅、韓羅、塘尾、上羅、同眾坑子羅、葉南鎮下中蛇頸里:環公居大坪鎮白云下社;墩公居羅浮鎮象湖;璇公居大坪鎮鴿池村;璋公居坭陂鎮文東(原合水新安圍);成公居陂鎮文東三社;瑧公居坭陂鎮文東新安圍、三社、四社、合江、丙塘、新化、赤聯:友明公居葉塘鎮三變、北塘、青;玉堂公居大坪鎮東山下、南山下、葉塘鎮勝青;法禎、法祿兩公居龍田鎮苑塘矮車壩、永盛圍、成第、鹿鳴圍、利溪榮光圍、排上、周興圍、龍興第;葉塘鎮竹高塘;黃槐鎮槐東羅屋。鐘公居大坪山下、吳徑背、蘭塘、秋蘭塘;梅縣梅西小坑。友臣公居大坪鎮葉塘鎮北塘;寧塘鎮黃塘里、芒柘下石馬鎮鴉鵲塘;梅縣、羅浮縣。

      主要遷居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據老譜摘錄整理:

      友亮公派廷濟公遷博羅;舁公四子統舷,其后裔分遷江西龍磊前墟,廣東河源監橋石腳圍;通公三子以綾公遷江西龍泉縣;通公六子以緝遷廣東河源縣;統經公四子發聰于清初遷江西龍泉縣;仲寧公三子法著遷連平縣白叟塘;六十二世學仁公于康熙間自和平縣遷湖南桂東縣廂都大坪下洞巴山洲;顯端遷湖南油陽縣;五十八世奕光乾隆年間自興寧故居遷江西上猶縣中稍鄉;以鑒公子萬資遷紫金縣民溪橋;以緩公長子復先,復先四子德鳴遷龍川縣佗城四甲上重村;法明公予法春(五十六世),其后裔仕榮、于明末崇禎年間遷江西南康縣西鄉;仕珍遷江西奉新縣張榮坑;千二郎公三子存一,于清初偕弟復一,同遷廣西馬平縣;倫聲公子調宇,康熙間遷江西贛縣潭口堡;復求公次子德康遷和平縣熱水;千二郎公子明運,明遠子應清公遷和平熱水,應清后裔維志分遷江西龍泉縣,再遷上猶縣營前;滾公后裔文達遷江西上猶縣曉水;文裔遷江西上猶縣大潭;綸公后裔冠公于清初自廣東長樂縣遷江西上猶縣村頭里;五十七世仕洪公裔孫洪瑤、洪瓚兄弟二人遷居江西贛縣;富伸公于清初遷江西贛縣章水鄉;風麒公后裔六十二世居廷公遷龍川縣楓樹壩;城玉、重玉兄弟遷江西贛縣長坑尾;佩玉公遷贛縣小垅坑;貢玉遷贛縣;維玉、爾玉、森玉、壁玉等人遷江西南康縣;世遠、世祥兄弟遷四川省成都十方縣;應光公于嘉慶間遷湖南茶陵縣坑口墟;通先公(六十世)于康熙間遷江西贛縣長興鄉;鳳魁公三子宗一,遷江西南康縣;四子帝一公遷惠州;又有裔孫維玉遷江西贛縣;群英公遷贛縣長興鄉;萬二郎公子總侍郎公于明末遷紫金縣清溪,其裔孫奇錦、奇任、奇位、奇彩;于康熙年間再遷增城縣綏寧都、百湖莊等處:啟標裔孫盛彩遷龍川縣巖鎮,其后裔再分遷博羅縣義和及惠陽縣楊村,水口等處;啟聰裔孫福田遷龍川縣陀城大江白照壁;曰蘭公子仕健,仕健子尚銓公遷龍川縣麻布崗;玉袍公子柱盛,遷龍川縣楓樹壩;震后裔六十世憲林,遷江西南康縣西門甘竹一堡;永祥遷江西:永儒遷河源沙子逕:永魁遷江西;永達遷江西黃鄉;永祥遷紫金縣百鋪藍坑;永輝遷江西黃鄉;子琳遷龍川縣坪月約:揚瑞、揚珍兄弟遷和平縣熱水;元祥、鳳祥兄弟于雍正年間遷湖南江華縣嶺東小墟;捷運遷江西;守學于康熙間自和平縣遷江西上猶縣山門隘東坑里;啟祥長子時行、次子時化遷江西上猶縣。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友亮嫡裔羅俊堂,生四子:銘、鐘、鎮、鍏。羅銘,諱仁甫,號懋齊,生于明洪武辛未(公元1391年),惠州貢生,九妻生十八子:長瑛、次珪、三琛、四珦、五璲、六璥、七璇、八瑺、九璉、十璘、十一珮、十二瑞、十三環、十四琫、十五璋、十六珹、十七瑧、十八琳。次子羅珪,妣廖氏、副妣駱氏,生子廷光、廷輝:羅廷光占籍河源埔前覆杓嶺開基;羅廷輝下傳→補→仲寧→省野→養→應亨→錫靈→文信→名懷,羅名懷遷徙連平縣隆街鎮興降村羅屋立業。第四子羅珦生子:廷寶、廷英、廷敬、廷懿、廷芳、廷萃;廷寶后裔移居和平糧溪梅徑落籍;廷英后羅仕生移和平彭寨隆周。第十二子羅瑞生三子:廷顯、廷經、廷綸。羅廷經生儒→應睦→詢→誠恪,羅誠恪后裔分別遷徙和平長塘東嶺、蘇光、赤嶺開基。羅俊堂次子羅鐘生三子:珍、理、隘關。羅珍生七子:廷俊、廷濟、廷瀚、廷賁、廷芳、廷宗、廷樂;羅廷樂生法財,法財生應志,移居和平貝墩開籍。羅隘關,行六十九郎,生三子:明儒、誰儒、吳儒。吳儒→汝磷→坤揚→永一郎→文韜,支派和平優勝太陽坳、下徑村立業。

      英德浛光司前沙梨園羅氏系羅昭遠后裔。原籍興寧大坪堡,遷惠州府惠陽縣雅玖塘,轉徙高明縣六保擔桿塘禾線坑。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羅朝寬裔孫文開、文達、文內、文先、文清、文超、文吉、文華,舉家族遷移至英德沙梨園筑圍建村立業。上世源流為:友亮俊堂廷仁守舜逸林鳴岐拱垣國仕洪佐廣昌捷文有琮朝寬。

      友亮后裔羅居敬,自佗城上印遷徙東源縣柳城南壩立業。羅盛彩自興寧大坪移居龍川平越約珠塘村,為巖鎮城頭羅氏始祖。妣陳氏,生子顯神,因修水庫,部分后裔移籍博羅暨惠陽水口落業。羅福田占籍佗城大江白照壁。羅文惠卜居龍川麻布崗小長沙。羅如宏遷義都桐畬白石;羅柱盛、羅居廷占籍楓樹壩聯豐、竹嶺;羅鳳汪由興邑遷居佗城四甲上峰立業。羅永泰自興寧大坪遷徙龍川上坪大坪畬立業。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友忠公派五十六世仰塘子六,丹馨、奎友、芳侯、斡夫、翼士、小川;丹馨子七,庶(衛生)、然(去非)、燕(賓生)、燾(達先)、烈(汝承)、熙(緝生)、勛(大獻)。錦公裔孫昌公,明末授職廣南總兵中軍遷海豐縣;本政公裔孫、維仁,乾隆間遷廣西北流縣橫石鄉;五十九世維三、維邦、維都、維垣、維賡均遷四川;本忠公裔孫維峻,自和平縣熱水遷江西大余縣;維嶙自和平縣熱水遷四川成都東門;本忠子,榮業、榮禎;榮業裔孫美常;美常子秉琳于乾隆間遷四川成都東門;榮禎子秀川,遷廣西北流縣;本璉子二,榮科、榮舉;榮科裔孫萬利,于乾隆間自和平縣熱水遷四川;堯、舜、禹、湯兄弟四人俱遷江西大余縣;美選遷江西萬載縣各氏羅村;鎖生遷湖南鄂縣馬仔凹:本清長子榮鼎,榮鼎裔孫秉柱,秉柱子七,維禎、維祥、維福、維祿、維裕、維佑、維佐,除維福留居故土外,其余均遷四川;應禎公三子登史遷龍川縣倫城;念塘次子芳桂裔孫遷江西南康;四子芹桂,芹桂子鐮公遷惠陽縣官山;燕公遷惠陽;燾公(達先)于康熙年間遷惠陽,其子三兄弟再遷臺山,乾隆年間舉族復遷連南縣寨崗鄉;燾公二子成益公,過繼從兄弟亮生公,遷增城縣萎園;仰塘裔孫煥公,遷河源縣杉樹社;瑞元、辛鳳兄弟遷和平縣;渭飛,若曾兄弟遷增城萎園。

      友文公派:友文公子一,法教;法教子二,正朋、正明;亞明子一,泰興;泰興遷和平縣熱水;風公次子政封,政封子一,啟明;啟明遷江西大余縣新城。友臣公派:選士三子法顯、遷紫金縣;本民公于順治間遷江西南康縣竹二堡;仁貴公于康熙間遷江西崇義縣龍平博里:珍公遷江西上猶縣稍里;華明公長子習慶;遷梅縣,支分遷梅縣瑤上、油坊村;三子習仲遷江西吉安;成琦公三子永揚,遷河源縣。羅友文嫡傳聰一郎,于明朝初由興寧大坪合水羅陂移籍和平熱水建圍落業,是為羅村起居始祖。后裔派衍嶺背、嶺下、大昌、福林、下墩、下坪、海溪、石角頭、上、下河唇、塘肚、決嶺、新洞、老虎棲、河杭口、糧溪之柑子坑等村鎮。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友文九世孫羅治、羅杰父子,明朝間由興寧大坪移籍佗城,德璽移居上蒙開基。生七子:廷植、廷權、廷梓、廷機、鳴臬、廷桓、廷材。十一世裔孫羅登史,由興寧遷龍川佗城高地而居。妣徐氏,生六子:維藩、維桓、維翰、維寧、維龍、維鳳。

      連南寨崗羅氏友文→仲延→德壽→文郁→鑌→鳳陽→應和→有富→山→廷桂→燾。羅燾,字達生,號若騰,生于清世祖順治辛丑(公元1661年)二月二十七日戌時。配李氏,生于順治庚子(1660)十一月十七日。生五子:貽光、成一、貽旺、貽榮、貽華。據《陽山譜》記載,羅燾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由興寧移居惠州歸善縣永興約赤泥村,至其子貽光、貽旺、貽華兄弟三人復由歸善縣遷居新寧縣三甲洞德行都珍珠坪村;至嘉慶八年癸亥(公元1803年)三房裔孫移居陽山縣寨岡圩人和村開基立業;成一,出嗣廷楨子亮生承祀燈火。

      連南淇潭灣羅氏羅君發是羅昭遠后裔,與羅燾同宗共祖,為五服內從叔侄親誼。其派衍為:珠系47世昭遠→友文→仲延→德壽→文郁→鑌→鳳陽→應和→有亮→嶽→接先→榮華→羅明哲,由興寧大坪移民惠陽永安角落業;—三其—朝近—羅君發,清乾隆年間,因居地村民與外姓械斗,相持不下,難于生計。悉聞同房宗叔羅必錦、羅必達、羅必通諸族兄弟居籍陽山縣,而投親遷至陽山高灘壩。時值年輕力壯,初在鄰近龍水上坑牧羊數年,稍有積蓄后,娶妻成家于淇潭灣村(今屬連南縣寨崗)建村立業。

      翁源雷石垅羅氏羅昭遠子嗣羅正宣。上源為:47世昭遠友亮金堂(自大坪移居高車)廷弼孝思(字澤場,生于明洪武丙辰年,歲進士,任福建汀州府教授而卜居長。道顯(字萬福,生于明永樂甲申,仕上杭縣丞,卜居上杭)德茂宗源正宣;羅正宣于明嘉靖末年遷徙樂昌雷石垅落業,子孫昌盛。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友明生二子:文富、文貴;羅文貴,字秀三,諱銘先,軍功六品,明朝初,例授總旗,由興寧大坪卜筑龍川西門,為開基佗城羅氏始祖之一,配鄧氏,生二子:穎、順;羅穎隨母回籍興寧。羅順十一代孫羅繼祥暨其子羅欽祝、孫羅俊英三代為官縣丞。后裔羅元龍、羅紹龍、羅蘭、羅喜卜居佗城筠竹腳;羅龍占籍南徑開基;羅公梁移居上高澗;羅振秀為車田羅氏肇基始祖。

        友明公派録公第六子念六郎、遷廣西;謙公長子圣翰遷龍川縣;凱公次子烈公,明嘉間和平縣貢生,任浙江天臺縣知縣,其后裔于清康熙間遷湖廣。伯達公子宇洪,宇洪裔孫:以降,清初遷江西南康縣赤土刀石凹;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大羅屋《福慶圍》八世紹前公宗族源流

      《福慶圍》由八世祖紹前公從合水高車遷至長春圍,于明朝萬歷二十八年,庚子年(公元1600元),距今417年歷史,創建寧塘蔗塘村沙墩嶺長春圍祖屋一座,現名寧中鎮蔗塘村大羅屋《福慶圍》。本派系以興寧大坪昭遠公(行名:七十三郎)為興寧開基一世祖,昭遠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任福建安溪縣尹,解組游粵東見興寧山水秀麗,宋寶祜二年遷居大坪洋田社下;昭遠公是珠公47世裔孫,珠公為豫章始祖,所以我們是豫章羅氏,堂號《豫章堂》;

      一世祖:昭遠公生子,友文(友忠),友亮,友明,友臣(友直),

      二世祖:友亮公生三子,長子龍章,字俊堂,號鳴鳳,次子成章,字玉堂,號鳴鶴,三子勛章,字金堂,號鳴響,郡庠生;

      三世祖:金堂公初遷崗背,黃陂,后乃于高車筑室定居。生三子法艮,法昌,法聰;

      四世祖:法昌公生三子:法壽,法良,法材;

      五世祖:法壽公字上壽生一子:念一郎;

      六世祖:念一郎公生二子:東郊,廷寶;

      七世祖:東郊公生三子:懷前,紹前,及前;

      八世祖:東郊公次子紹前公,由合水高車(今合水鎮水庫湖心;ㄋ浇┻w寧中鎮蔗塘沙墩嶺(明朝屬興寧東廂蔗塘堡)創建祖屋長春圍;

       

      八世紹前公后裔分房分支如下:

      鎮公,號:欽虞(長房);鏜公,號:平宇(二房),鉉公,號:洪聲(三房);録公,號:元聲(四房)。

      1、 九世鉉公(三房)及其裔孫有居龍川縣者(蓮塘花谷)今龍川佗城;十二世登材(登史)諱文煒遷龍川佗城勝利村高地(武魁,乾隆年間武貢元)

      2、 九世録公(四房)即元聲及其子士睿,士吉明崇禎癸酉創(即1633年)建鴛塘萬安圍,現名萬安世基;弟士吉藹然公遷鴛塘下門屋干譽圍

      3、 十世應斗(長房)其子作重卒,吳氏并三子由長春圍移居土坑富口窟住,共升圍,有后裔十八世偉榮創建蔗塘榮光圍,部分后裔遷蔗塘人民大廈,遷龍田麗溪人民大廈

      4、十世應賓公后裔十六世茂初公1850年創建鴛塘勝人塘祥瑞圍(今傾塌),有后裔遷鴛塘茜塘創建圍屋,有后裔十三世萬達率三子遷四川仁壽縣居住,今四川眉山市    ,十四世榮元奉母命五兄弟移居四川今眉山市

      5、十一世作煥及其子文炳居住過澗嶺、后裔遷江西祟義縣等,十一世仲儀居住新唐黃塘里,今傾塌,后裔十八世菊怡回遷沙墩嶺福慶圍附近創建嶺菊怡圍,作榮住小黃塘

      6、十二世鳳光于乾隆癸亥(1743年)創建鴛塘琳瑯圍,后裔創建崇安圍,泰安圍(今傾塌),蟠龍圍,茜塘,龍北霞洞,龍田石壁等地,孫十四世永禎諱錫祚孫天慶諱錫福,孫天受諱錫祿,孫錫琦等移居增城今永寧鎮長崗,矮崗等地,另有后裔由增城移居今江門臺山市,

      7、十二世錦光公(1752年)遷下走馬崗龍光圍,長子十三世型公(欽齋公)(1767年)遷新陂鎮華新鹿頸恒升圍,后裔創建純慶圍,鹿頸羅祥里屋等,孫十五世濯公子榮發蘭發移居廣西柳州沙塘木茂村。十六世五鳳公創建葉塘笠麻羅五鳳圍,熏公(史亭)居上走馬崗福全圍,孫十五世濟廣公創建坪塘村嶺背羅屋長善圍,橫錦羅屋,有后裔移居廣西來賓市大灣鎮。均公(玉堂)居絲光洋頭嶺(羅景洙)雙全圍,俊公(怡齋)分住龍田鎮雞公橋龍和圍,后裔創建龍興圍,龍安圍,篤尾屋,春慶圍,古塘村慶安圍,峻德堂,上新屋,春慶圍,上湖羅屋,環陂村鴛鴦圍等, 五子達才公后裔十六世廷樞率子侄創建絲光會眾嶺下新屋。  

      8、十二世漢光公亁隆辛酉年(1741年),創建鴛塘齊先圍;后裔創建敬慎堂,齊安圍,協泰,雞公橋羅漢才屋,羅萬才屋,東門坑(己改建)。 

      9、十三世挺允公由沙墩嶺遷本村過澗嶺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部分代表人物

       

      錟公,友亮派十六世,居大坪,清乾隆三十年乙酉科三十七名舉人。

       

      國俊公,昭遠公十三世孫,龍田鴛塘齊先圍,乾隆年間進士。

       

      萃英公,昭遠公三世孫,寧塘芒柘下人,舉人。


      孝毅公,昭遠十三世孫,龍田鴛塘齊先圍,乾隆年間進士。

       興寧大坪羅氏始祖昭遠公

      翼群公( 1889-1967),龍田塘村人,同盟會員創始人,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民國時期歷任大元帥府少將參軍、粵軍第二支隊參謀長、粵軍總部參議、廣東省長公署顧問、廣東憲兵司令、北伐軍代理參謀長,第二軍參謀長兼第九師師長等職,解放后任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參事室副主任等職。建國后,留住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辦常委、民革中央委員、民革廣東常務委員,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務委員等職。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終年78歲。

       

      獻修公,號黼月,龍田蓼塘村人。年十七,補學官弟子。民國初年在家鄉倡辦龍田、大坪通時兩等八學校,出任縣師范學校校務,自撰講義以授學生。省咨議局成立后,被推舉為議員。后歷任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受聘為《興寧縣志》總載,于民國三十一年謝世。著述有《尚書大義》、《周禮學》、《荀子講義>、《修身學》等書。

       

      孟瑋公1898-1985),興寧大坪友明公派二十世裔孫。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外國哲學。民國十六年被推舉任興寧縣縣長。后到日本留學深造,回國后歷任廣州中山大學、成都大學、廣東文理學院、華南師范學院教授兼歷史系主任。學術造詣頗深,尤深研中國古代史,著《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考證》。1960年退休后,仍潛心學術研究,整理國故,深得好評。

      鴻詔公(1897-1956),友亮公派二十裔孫,鴛塘人。畢業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歷任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央大學、金陵大學、上海暨南大學教授,民國三十八年秋赴臺灣。

       

      祝年公,龍田苑塘人,羅翼群之哲嗣。畢業于中山大學,后留學美國,獲紐約大學理工學碩士。對核子研究造詣頗深,為美國核子研究學會會員,獲美科研榮譽學會金匙獎。歷任廣州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學院、美國密、維二州大學教授垂二十年。后任美國卡州電力公司高級核電工程師。先后應邀回國講學,為祖國核電站建設作出貢獻。他熱愛祖國,為兩岸同胞虎年賀歲作《西江月》一首日:“臘盡春回大地,桃紅柳綠神州;虎年飛躍進無休,爆竹歡聲除1日。一統仍湏努力,雙方切盼交流;當年風雨憶同舟,寥廊海天紅豆”。

       

      茂生公(1902-1928),大坪白云鄉大水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8月組織大坪暴動起義時被捕,同年12月25日從容就義,年僅25歲。大坪革命烈士紀念碑所列95名烈士中,羅姓烈士芳名41人,占新列烈士百分之四十二強,由之可知昭遠公羅氏裔孫敢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

       

      歡迎大家提供世系源流資料,如需查詢或協助資料查找,請聯系本站

      站長:羅元 郵箱:251547599@qq.com,微信:LUO13435365888


      相關評論

      CopyRight © 2015-2030 www.akjohansson.com 【羅氏文化網】

      主辦:羅氏宗親聯誼會 承辦:豫章文化研究院 總顧問:羅河勝 

      編輯:羅元 … 電話:(0)134 3536 5888(羅元) QQ:251547599

      聯系地址:中國·廣東省河源市旺福路三號天正花園嶺南設計院 郵編:517000

      粵ICP備17085232號
      大陆高清国产一级特黄aa大片_亚洲老熟女。性视频_日本丰满的少妇在线播放_亚偷自乱在线播放
      1. <optgroup id="0o43e"></optgroup>
        <acronym id="0o43e"></acronym>
      2. <var id="0o43e"></var>

        <var id="0o43e"><strike id="0o43e"></strike></var>
        1. <thead id="0o43e"></t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