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ptgroup id="0o43e"></optgroup>
      <acronym id="0o43e"></acronym>
    2. <var id="0o43e"></var>

      <var id="0o43e"><strike id="0o43e"></strike></var>
      1. <thead id="0o43e"></thead>

      •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尋根問祖

      古羅子國城遺址

      時間:2018/6/6 8:36:47  作者:未知  來源:中華羅氏文化網  查看:4680  評論:1
      內容摘要:天下羅氏的根和脈:古羅子國城遺址歷史沒有真相,可是在文物上,記錄著真實的歷史;歷史無法穿越,可是在先民的活動中,遺存著鮮活的人類遺跡;悟道先人事跡,感受生命的輪回。羅子國遺址,位于汩羅城西北約4公里的屈原農場。遺址尚留有斷續的城垣和護城河遺跡。1957年,湖南省博物館曾在北進...
      天下羅氏的根和脈:古羅子國城遺址

      歷史沒有真相,
      可是在文物上,記錄著真實的歷史;
      歷史無法穿越,
      可是在先民的活動中,遺存著鮮活的人類遺跡;

      悟道先人事跡,感受生命的輪回。


      古羅子國城遺址


      古羅子國城遺址



          羅子國遺址,位于汩羅城西北約4公里的屈原農場。遺址尚留有斷續的城垣和護城河遺跡。1957年,湖南省博物館曾在北進行勘探發掘,發現城垣東西長490米,南北寬400米。城北廓保較好,地基寬14米, 高3米,用黃土夯筑而成。城內中南部有長25米,寬7米的土臺,堆積有筒瓦,板瓦及繩紋陶片。城址東西有墓葬,出土的文物有灰陶繩、鬲、豆、罐等,考證其時代當屬春秋戰國時期。羅子國在西周時是一個是子爵小國,原居住在甘肅正寧附近,后遷移東來。在湖北被楚兼并!稘h書、地理志》有"楚文王徙羅子國自枝江居此"的記載,羅被楚滅后,其遺民被遷徙至岳陽境南,筑起土城,活動范圍在汩羅江流域。


      古羅子國城遺址


           據古籍和地方志記載:春秋時洞庭湖南岸,曾經有羅、麋兩個小國,原先在湖北境內,后被楚國所并,遷至湖南。羅氏源流總贊曰:“宜城封爵土,周末徙枝江”之述,正與此說相吻合!督鞔蟪勺V》記載羅氏始祖凌甫公嗣孫守隴公于周慎靚王辛丑年,領家屬二十八口,由枝江遷于岳州平江縣居焉。其后居潭州、湘陰、瀏陽。原羅子國子民集居于湖南湘陰縣,相傳是春秋時古羅子國“皇城故址”。古城址位于湖南省湘陰縣河市鄉土洲上,四面環水,西南兩面是李家河;東面是淚水,北面是李家河與淚水相匯合的地方。


      古羅子國城遺址


      古羅子國城景點保護與開發:
      1.地理位置:
      古羅子國城位于汨羅巿中心西北四公里,離屈子祠大約也只有六公里左右.處在屈原愛國主義教育旅游線的中點靠巿區一端,隨著巿區的北移,將會更靠近巿區.隨著汨羅新火車站,屈汨二級公路的建成和楚南大橋(屈原大橋)規劃開工,交通更加便捷.
      2.歷史及現狀:
      古羅子國城是春秋時期楚國之附庸國的都城,是當時汨羅江流域方圓5000平方公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曾經寫作,生活過的地方.與屈子祠具有同樣的歷史價值.但有待進一步宣傳,開發.
      目前仍有護城河和土城墻的遺址.但不少人對此一無所知.古城遺址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部分護城河已被封堵.
      建議將遺址上的居民外遷至附近,停止破壞遺址的形為,疏通護城河,另固土城墻,恢復古城風貌,在城內及城外設立一些相應的旅游設施,將其建成一處供巿民學習歷史,激發巿民熱愛祖國,家鄉與巿民休閑的景點.
      3.開發前景及意義
      此景點離巿區近,客源比較充足,隨著城巿的擴大和巿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開發前景將更加美好.

      此景點的開發建成,有利于豐富屈原愛國主義教育旅游線的內容,使人們對屈原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

      古羅子國城遺址

      中華羅氏宗親聯誼會羅河勝會長等宗親于2013年5月考察羅子國城遺址

      古羅子國城遺址


      第一屆中華羅氏宗親總會考察遺址

      左起:羅元 羅仁禮 羅際成 羅河勝 羅建平 羅購三 羅勇輝 羅棟光 羅松柏 


      古羅子國城遺址


      第二屆中華羅氏宗親總會考察遺址


      古羅子國城遺址


      古羅子國城文物發掘

      楚文王徙羅時,尊循了滅國不滅祀的規則,保留了羅的子爵待遇,允許其在汨羅江南岸筑城聚居,該城址保存較為完好,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過幾次勘探,出土了不少春秋時遺物,如鬲、罐、盂、豆、箭簇等。


      古羅子國城遺址


          1993年在距羅子國城南兩公里的高泉山發現了一座大型楚墓,考古界將其定名為高泉山1號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個精美的銅盤(實物現存故宮博物院),內有“銘文共22字,分四行鐫刻:‘隹正月初吉乙亥羅子箴擇其吉金鑄其盥盤子孫用之’


      古羅子國城遺址


          盥盤銘文是湖南省考古發現的楚國青銅器銘文中最長的,銘文明確顯示高泉山1號墓為一代羅子國君之墓!边@是一個名字叫“箴”的羅氏子爵繼承人所使用的盥洗用具。


      古羅子國城遺址


          說明了汨羅江下游的楚文化遺存序列,可以上朔到春秋早期,與文獻記載完全吻合,印證了春秋早期楚文王徙羅于湘北的歷史事實。距羅子國城北約兩公里汨羅山上,還有數量眾多的大中小型春秋戰國墓葬,屈原墓十二疑冢便在其中,1983年中南五省考古培訓班在此進行了試掘和勘探,出土了大量的春秋早中期器物,現存湖南省博物館,專家推測,這里應是羅人的墓葬區。傳世文物還有“湖南汨羅市一帶的羅國青銅器羅子戊鏈壺!边@是一個名字叫“戊”的羅氏子爵繼承人所使用的壺,也是春秋早中期的遺物。


      古羅子國城遺址


          2004年高泉山汨羅市司法局職工宿舍工地又發掘了幾座楚墓,其中一號墓為一棺一槨,出土有戈、帶鞘的劍、削、漆木戈柲、弓、玉玦等隨葬品,戈上有銘文:“鄝叔義行之用”,鄝即蓼國,叔即國君之弟,義行則為其名,此戈為蓼君的弟弟名義行者所用之兵器,“戈甚至可推至春秋早期”。判斷墓主是一位居于羅地的中下級武官,這是他在滅蓼國時的戰利品,這把戈不是正印證了前文《左傳》所記楚武王克蓼嗎。有專家認為楚遷羅以后,羅已是楚的附庸國,不管是不是附庸國,羅人已是楚的臣民,要服從楚的調遣。這座楚墓的出土,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蹲髠鳌ふ压迥辍罚ü537年)還記載了楚于羅境內的羅汭(《水經注》謂羅汭即汨羅江)還設立了驛傳,是為湖南境內最早的驛傳。汨羅現在還有“羅家坪”、“羅家巷”等與羅有關的地名,還居住著許多羅氏后人。所有這些都說明楚文王所徙之羅,就在今汨羅、湘陰、平江一帶。


      古羅子國城遺址


      古羅城
      [清]周韞祥

      匹馬南來汨水頭,古羅城郭慘蕭颼。

      千尋老樹埋荒谷,一抹青山界古丘。

      長樂鐘殘啼鳥散,壞垣云斷老猿愁。

      湘中剩有張王廟,斜日靈旗冷暮秋。


      古羅城
      [清]徐柱

      春秋羅子國,土城峙江滸。

      高可二丈余,圍不三里許。

      按位關四門,兩山蹲如虎。

      城中墾熟田,掌平無隙土。

      傳聞風雨夜,隱隱鳴金鼓。

      往往田之中,耕獲甌鼎古。

      年年山鳥啼,歲歲山花吐。

      屈指胙土已歷千余年,

      而今誰是山鳥山花主?



      相關評論

      CopyRight © 2015-2030 www.akjohansson.com 【羅氏文化網】

      主辦:羅氏宗親聯誼會 承辦:豫章文化研究院 總顧問:羅河勝 

      編輯:羅元 … 電話:(0)134 3536 5888(羅元) QQ:251547599

      聯系地址:中國·廣東省河源市旺福路三號天正花園嶺南設計院 郵編:517000

      粵ICP備17085232號
      大陆高清国产一级特黄aa大片_亚洲老熟女。性视频_日本丰满的少妇在线播放_亚偷自乱在线播放
      1. <optgroup id="0o43e"></optgroup>
        <acronym id="0o43e"></acronym>
      2. <var id="0o43e"></var>

        <var id="0o43e"><strike id="0o43e"></strike></var>
        1. <thead id="0o43e"></t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