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宗祠的牌匾
和平羅氏其先源于江西,稱豫章羅氏,是發源于江西南昌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始祖是西漢時期的大將羅珠。據《江西通志》載:“羅珠漢高祖時跟隨灌嬰,平定豫章,有功德于民”。羅珠公,字懷漢,仕漢惠帝,先為“治粟內史”,后改為“大農令”,故世稱為“大農公”,羅珠與灌嬰平定了九江郡。漢景帝時,在南昌一帶置豫章郡,建筑城堡,并環城廣種豫章樹(樟樹),其后世子孫遂被稱為豫章羅氏。和平梅徑羅氏先祖自江西南昌、衍吉水遷福建安溪徙廣東興寧、輾轉數百年至和平縣陽明鎮梅徑村。
記者發現,在徑背古村客廳-羅氏宗祠大門正上方懸掛一塊金漆木匾,鐫刻著“清華第”三個大字,匾右側題頭為“明嘉靖八年己丑科狀元 授翰林院修撰羅洪先為”左側落款為“宗門題 嘉靖丙申季冬吉旦立”
據族中老人講述,老譜有記載,徑背圍龍屋是由三世祖法莊公倡議子孫合力修建,傾一生心血花幾十年修建,明嘉靖十五年春圍龍屋建成,嘉靖十八年,法莊公赴吉州府秀川羅氏宗祠祭祀(今江西吉水市峽江縣),拜請狀元羅洪先(明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遷左春房贊善。)為徑背圍龍祖屋題字,狀元洪先公欣然題筆:“清華第”曰:今吾羅氏族人圍屋新竣,寶地山清水秀,民風純樸,人才輩出!取清華二字題為圍屋之名。
經查典籍得知,清華指景物清秀美麗。 晉 謝混 《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薄端螘る[逸傳論》:“巖壑閑遠,水石清華!薄痘ㄔ潞邸返谑寤兀骸爸灰姳烫烊缦,半輪明月,分外清華! 郁達夫 《溫泉》詩:“溫泉水竹兩清華,水勢悠悠竹勢斜!狈绞贾獱钤敵躅}匾之典出有據。
編者注:大家熟知的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羅氏宗祠里面還有二塊古木質大匾,其中間一塊鐫刻著“歲進士”三個大字,匾右側題頭為“中憲大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廣東等處地方軍務加三級余之禎為”,左側落款為“明景泰元年庚午科貢生羅成福立”。族中長者介紹,羅成福公為徑背羅氏的開基始祖。
另一塊鐫刻著“每飯不忘”四個大字,匾右側題頭為“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廣東廣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吳熊光、廣東地方提督軍務兼兼理糧餉孫玉庭為”,左側落款為“和平縣糧溪約邑庠生羅明宗立,嘉慶十二年歲次丁卯冬月下浣吉旦”。族中長者介紹,邑庠生羅明宗為成福公十一世裔孫。
據相關資料顯示,“歲進士”是對于“歲貢生”的一種雅稱!懊骶疤┰旮缈啤奔垂1450年。據羅氏家族長者講,“歲進士”這塊匾,是明朝中憲大夫余之禎題贈給考取貢生的羅氏成福公。 人杰地靈的梅徑村,郁育了像成福公,明宗公等族中先賢。徑背圍龍屋自明嘉靖15年(1536年)建成至今已有480多年了,“清華第”“歲進士”“每飯不忘”這幾塊牌匾一直激勵著梅徑村的羅氏子孫們秉承“忠孝傳家、勤耕力讀”的思想,這也是當代客家人的寫照,吃苦耐勞、艱苦奮斗、拼搏的精神,勇于開拓、不斷進取的精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心,勇于革命,溯本思源、懷國愛鄉的精神和赤子之心,克勤克儉、崇尚文化、聰明好學的好傳統,精誠團結、互相幫助和孝順父母的優良傳統。
CopyRight © 2015-2030 www.akjohansson.com 【羅氏文化網】
主辦:羅氏宗親聯誼會 承辦:豫章文化研究院 總顧問:羅河勝
編輯:羅元 … 電話:(0)134 3536 5888(羅元) QQ:251547599
聯系地址:中國·廣東省河源市旺福路三號天正花園嶺南設計院 郵編:517000
粵ICP備170852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