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問祖三地行
(修改稿)
羅正文

二0二0年國慶節,時逢中秋,雙節合一,喜上加喜,舉國同慶!多數人幢憬著攜家帶口,游山玩水,償鮮賞色,放松自己。我卻籌劃著去尋根問祖?
追溯到我之上二十代祖宗都是不安守現狀,迫于生計東走西行,要么避難逃荒,要么為官經商,終究不得消停。
“人挪活,樹挪死”。祖宗們主動或被動挪動著腳步,適應各種險惡環境,長于在夾縫中求生存,為子孫們留下了無窮的智慧。祖宗們還把爬山涉水,披荊斬棘,耐勞吃苦,無私無畏,意志堅強的優良基因遺傳給了子孫。
因此,由于子孫們天各一方,散居異地,也為盛世下尋宗問親,撰修族譜帶來了許多困難和麻煩。但事得做,路得走……。從十月二日至十一日,我們綾公十世祖永宦(重慶壁山開基祖改名羅成文)尋親團分別下重慶壁山;赴廣東五華、興寧;走江西南康、遂川等地尋宗訪親。每到一地,親情滿滿,使我們倍感親切!
之一,下 重慶
十月二日,我同二弟正榮天微微亮就起床,七點鐘不到就從貴陽出發驅車桐梓。在桐梓縣城等著的四弟正剛,五弟正強于十點鐘前上車一起去重慶壁山丁家鎮進行又一次尋親之旅。
我爺爺是一九二五年左右由重慶壁山丁家遷徙到貴州桐梓花秋龍井溝的,這也是我的出生地。
綾公十世羅永宦(重慶壁山丁家開基祖,另編字輩改名羅成文)從廣東長樂(現五華縣)于雍正年間遷徙到丁家鎮。成文公以下六世祖墳由于各種原因,每棺祖墳都遭人為破壞。令人發指,極為氣憤!經弟兄叔侄集資,于二0一八,二0一九兩年清明節重修一新。祖墳修畢,家人們又議定要修譜,我又主動挑擔。此活不輕松,收集資料非常難。我支兄弟叔侄有的文化低,寫不成字,不會玩微信;有的工作忙沒及時辦,但值得慶幸的是沒人反對!沒人刁難!
為增強族譜的完整,我同二弟羅正榮于二0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專程去廣東五華潭下尋根問祖。帶回五華《豫章羅氏族譜》復印件,并寫出了《尋根》,《問祖》,《歸宗》等心得發在群里。把綾公以下至我輩十八世基本厘清。我整理資料時發現,自從重慶壁山丁家開基祖羅成文(五華譜名永宦)公以下多位祖宗記載不祥,其后裔譜無記載,下落不明。例如,爺爺四個兄弟中三爺爺羅光清的下落我們于二0二0年四月才從貴州赤水丙安找到其子孫情況。曾祖父輩四兄弟又有老三羅應陞公不知下落。我們兄弟四人十月二日去重慶就是奔著尋我們的三曾祖父應陞公下落去的。
一九八一年我在解放軍武漢通信學院上學時,利用暑假去重慶壁山丁家佛耳大隊二爺爺的兒子羅宗文大叔家。他帶我去當時已八十三歲的羅正壽大哥家抄族譜,又帶我去拜謁了開基祖成文公墓地,還給我介紹了三曾祖父應陛公有個孫子叫羅宗明,家景殷實,是我們族人中唯一的劃成地主成份的,已去逝,遺有妻子及一子一女,子羅正科,天資聰穎,人很帥氣,遺憾的是因車禍英年早逝。女羅正杰在丁家供銷社百貨門市上班。
宗文大叔邊說我邊聽直往心里去。幾天后,我該歸校了,宗文大叔之大兒子正華弟送我去丁家坐汽車到重慶,我兩哥弟專門去羅正杰小妹的百貨門市部。正杰給我的印象是口齒伶俐,動作麻利,長得美麗。因為是趕集天,她忙得很,沒容多敘,我們只好告辭!
這次修譜,整理資料時發覺還差三曾祖父應陞公支。我想起宗文大叔的話,很遺憾!八十七歲高壽的宗文大叔兩年前因腦梗失語。我把聯系羅正杰小妹的事交給堂弟羅正光(現任丁家供銷社主任)。
經正光與正杰聯系,約好十月三號上午在丁家供銷社正光的辦公室見面。十點時分,丁家街上雨下個不停,我思量!會不會是蒼天有情淚灑丁家,以此傾訴親人們近在咫尺,卻離散多年,互不相識的酸苦!也許會是老天爺有眼,見我們親人相聚之喜,一同流出幸福的熱淚……!
一會兒,樓梯響起腳步,我想定是正杰小妹來了,果真一位身著紅衣,風姿綽約的中年女子出現在眼前,是的就是正杰,我站起來打量著說,正杰你還是當年那樣年輕漂亮,正杰回答,我是一九五四年生的,都已經老啰!大家坐定,正杰拉起家常,她說父親去世較早,母親尚在,才過百壽宴,獨生女兒在重慶上班,女婿是重慶市下面一個海關副關長,我與丈夫都退休,小家庭還算幸福!但是閑暇時想到自己沒有一個娘家人,特別是聽到一些風涼話時,感到一絲絲的心酸與無助!正杰接著說,要特別感謝自己老公楊武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丁家供銷社主任,是堂弟羅正光的老上級)。武國聽正杰說自己有一個伯父解放前去貴州遵義,至今音訊全無時,武國多方打聽,硬是通過遵義電視臺尋親攔目找到了正杰的叔伯哥羅世榮,五年多來往密切。
說話間,正杰掏出一本由羅世榮整理的幾代人的生庚手抄本,小本上記有我支移居重慶丁家后編的十六個字輩,"成傳國發德應光宗,正福元品香輝智慶"。情況吻合,我按正杰提供的號碼,向在遵義的世榮哥通了電話。由于我們十月四號還要去廣東,三日下午還要趕回貴陽,只能長話短說。我們兄弟四個正準備去丁家馬坊看望羅宗文大叔,突然接到正杰妹來電話,她說她先生楊武國從壁山城區出發去丁家,一定要同我們見面,并安排我們在丁家街上吃午飯。這下為難了,馬坊場宗文大叔家的弟弟妹妹們準備好飯菜等著我們去,這邊正杰,武國夫婦兩安排午飯,權衡一下,我們決定留下等武國到來。十一點半左右,武國來到正光辦公室。
妹夫楊武國中等個,相貌堂堂,風度翩翩,笑容可掬,和謁可親。寒喧過后,談笑風聲的武國很自信地談自己對正杰如何的好,對岳母如何孝敬,否則老人家不可能活到一百多歲,還談到如何為正杰在遵義尋找親人……!至此,我不得不為武國這樣與我同歲(一九五三年生人,屬蛇)的羅家妹夫、女婿肅然起敬!
武國、正杰準備了兩桌豐盛的重慶火🔥 鍋,席間,正杰夫婦頻頻與親人們問候祝酒,不停地給客人挾菜,大家有說有笑,十分愜意,好一幅火鍋蒸騰,親情滿滿的聚會場面……!
我們還要趕路,只好與正杰、武國夫婦告別,他們倆冒雨一直送到停車處,車開了,我回過頭去,他倆還在不停地揮著手……!

之二,赴廣東
十月三日下午三點,我們四兄弟加上堂侄羅福全,宗文叔家四兒子羅正元一家。二個車同時從丁家馬坊橋向貴州桐梓進發,輕車熟路,駕熟就輕,一路順鳳,于下午五點二十到桐梓縣城婁山關鎮。正元弟連家都不回了,提起背包轉到我們車上,鉆進駕駛室開起車就跑,我們四叔侄(正文,正榮,正剛,福全)偷了個閑,趁機打起瞌睡來了。晚上八點半回到貴陽,已等候多時的七八個醫生朋友們還等著我們吃飯,席間,有的說醫德,有的話醫技,有的吟詩賦辭,談笑風聲,猶未盡情,不知不覺又到了晚上十一點。因為第二天我們要去廣東,只好散席。
十月四日早晨六點三十分,我與正榮、正元弟及福全侄又驅車沿著廈蓉高速冒雨前行。在貴陽至都勻期間,大雨瓢潑,雨刮器都不頂用了,我們只能減速跟著別的車走,好幾處下坡路落地雨變成了河溝,車輪把水濺出一米多高,又奇又險!
從貴州榕江始,天氣好了,車少速快,不知不覺到了桂林,車多起來了,有三輛分別為貴D,川R,粵B字頭的車如入無人之境,左繞右鉆,有時還上救援通道,一點不守規矩。不一會塞車了,約摸半小時后,車流開始挪動,又十多分鐘后看見那輛貴D字頭的車停在路左邊,引擎蓋有點鼓,該車5米外一輛貼有實習字樣的小面包車屁股凹陷了,傍邊一個抱著小孩的婦人捂著右額,可能是輕微腦震蕩……!
緩行近四十分鐘,又堵車了,一動不動。人們干脆下車,有的鉆樹林方便方便,有的嚼著干糧喝著水,我們車上四人邊吃著月餅邊閑聊,估摸著啥時候到五華潭下老家。車又動起來了,走了五公里左右,看到了那臺川R字頭的轎車半鈄在車道上,幾個人焦急地站在車前面,不知所措,我瞟了一眼,真想說造孽呀!
下午三點多,車流在桂林陽朔境內停下來,不一會,一輛救護車"孤獨!孤獨……”地拉起警報從救援車道上駛去,肯定是出車禍了,大家只好耐著性子等。過了好久,車流走起,越來越快,只見著一輛救援車將那輛被我們咀咒過的粵B字頭的車往平板上挪。
“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那些開車不守規矩,無視交規,隨心所欲,自行其事,是自招其禍,不值。。!
硬是過了去廣州的一匝道,車才少了許多,我們的車快了起來,隨之天色已暗淡下來,要開車燈才行。導航顯示離五華縣還有約五百公里,是直達五華潭下?還是住一宿?意見相持,我搞了個折中,繼續走二百公里,留三百公里明天走,大家聽了我的,因為我在車上是大哥,是長輩!哈哈哈!車在廣東英德望埠鎮下道,我們隨便吃了點東西,找一個小旅館住下來。
十月五號,我們又起了個早,七點不到我們的車又上汕昆高速,經過三個多小時后順利到達五華華城運權老師家。運權老師是一個羅氏宗親事業的熱心人,一九九五年參與五華縣政協組織的編譜工作,他是豫章羅氏族譜的編撰之一,對五華羅氏分布非常的了解,編完譜后,他專門把五華羅氏分布情況發在網上,并表示愿意為全國從五華遷移外出的族人到五華尋根問祖提供幫助,主動把電話號碼放在網上。去年我同二弟正榮去五華潭下尋根成功,沒有運權老弟的全力幫助事恐難成,在此,再一次代表綾公后裔向他表示感謝!
稍事休息。運權老師與我們同車去大玉楓樹灣漢青大叔家。根據尋親拜祖籌備組安排,下午四點鐘前,我們貴陽的,乘飛機先期到梅州的重慶云全、云海坐木友叔的車,南康羅華,羅平,允富,允輝四人乘坐的車先后到達雙頭鎮小學門前的漢根家喝茶吃水果,四點半左右,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綾公(法開)后裔們,乘車往半坡上的祖居地(現在是宗福公后裔們的的常住地)竹頭坑駛去。村頭“熱烈歡迎重慶江西訪親團"大紅橫幅橫跨公路,一會兒鞭炮齊鳴,竹頭坑男女老少臉掛喜悅,向遠道而來的尋親赤子頻頻招手致意,場面熱烈,感人至深!熱情、人情、親情味一齊擁上,讓我滿心浸潤著無限的歸宿感與自豪感!
親人中有好多位是去年四月二十九號我與二弟正榮去五華尋根時見過面的,故人相見,情切分外……!不一會,綾公一德錦一契進一(宗福,宗祿,宗富)三公后裔代表在竹頭坑羅氏宗親理事會理事長偉良、理事漢根、干權的引領下,沿著祖先們走過的路,參觀了祖屋,祖栽竹林以及家人們新建的別墅型新居。
縱觀下來,竹頭坑是一塊不錯的風水寶地,譜載宗政、宗福、宗祿、宗富、宗貴五位祖公及其子孫都是從這里走出去的,宗福公十世孫九成,九鼎公曾移居歸善淡水,有后裔又回遷竹頭坑。真是依依不舍祖宗屋,回家又成守祖人!
時下,竹頭坑宗福公后裔興旺發達,瓜瓞連綿,心齊風正,共克時艱。宗福公后裔已衍派到綾公二十六世。幾年前族親們集資建了個自來水站,除滿足幾十戶家人用水外,還給周圍上百戶村民提供飲用水,年收入好幾萬元,除集資分紅外,還提留點錢作為宗親理事會的活動經費。竹頭坑親人們的作法真算得上是杰作,是聰明之舉,福德工程,為我們綾公子孫們做出了榜樣,真是令人欽佩,值得大家學習借鑒…….!
當晚,十多桌的親人們邊吃邊敘,情切意滿,直到近十一點鐘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十月六日上午九點,近百位宗親頭戴紅帽,身著印字黃馬夾,分乘十多輛車,從五華縣雙頭鎮出發,浩浩蕩蕩,車燈雙閃,令別姓人家投來無比羨慕的目光。
親人們在清溪河頭埧拜謁了綾公及周氏祖婆的墳墓后,還去尋看了河頭埧祖居屋基,老屋基兩傍建起了好幾幢新房,主人變成了張姓人家!隨后大家又去潭下鎮南坑村新寨頂拜謁二世祖何氏祖婆墓地,接下來,訪親團還與老家親人一道拜謁了宗富公,宗祿公,一仕公,萬石公,萬貴公的的墓地。其余諸公墓地因山高林密,雜草叢生,加之時間過緊,未去拜謁,只能拱手作揖,乞求祖宗愿諒!
午飯安排在橫坑文君家,去年四月二十九日,我同二弟羅正榮去五華潭下大玉村尋根問祖也是在此吃的中午飯,故地重游,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親切!所不同的是今天人更多更熱鬧!我們訪親團剛下車,只見彩帶飄飄,鞭炮齊鳴,宗福、宗祿、宗富三公后裔又一次相聚,親熱勁自不用說!聽說親人們為迊接這次訪親赤子,楓樹塆和橫坑的綾公后裔們提前一個月就開始準備,割草砍樹,修道補路,出錢出力,準備吃住,為我們這次訪親活動提供了極大方便。在此,我們訪親團向親人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十月七號,是綾公二十二世(五華譜記)宗福公后裔衛國老兵家娶孫媳婦,接受衛國夫婦邀請,楓樹塆,橫坑的親人代表與訪親團的于上午十一點半準時到達雙頭竹頭坑,大家握手致意,興高采烈,眼見得帥氣的羅家小伙和漂亮的新娘,我的賀詞是“百頭偕老,永結同心,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新娘新郎滿臉紅暈,連連點頭稱是,我情不自禁地哈哈哈大笑起來!
此方婚俗尤其特別,按說我們遠道而去,衛國夫婦盛情邀請,我們又是同祖一脈,送上三五百元是情禮兩相,當我與同往的運權老弟商量時,他說,我們這邊一般送二百塊錢的禮,有可能還是免禮,我大惑不解,只好入鄉(回老家)隨俗。酒足飯飽后,因為我們下午要去興寧,只好告辭,上車前運權老師給我們每個人一個小紅包,拆開是二百元錢。!把我們送的禮又還回來了!運權老弟說這么做叫免禮,即要請,要送,要登,要退。這習俗與貴州這邊好多地方送少了就不盡人情,不送不舒服,有的還找借口辦酒借機斂財相比,真的是難以理喻!
七號下午,我們訪親團如期到達興寧大坪羅氏會館,會長春才及振強,羅林,志堅等族親接待我們訪親團的成員,并介紹了有關修譜情況,由于允輝等早兩年已與興寧昭遠公大本營的族人們就昭遠一友紳(誠紳,友誠譜記不一)一法開(字綾,名盛甲)諸公接位問題有了定奪,讓我們少費了許多口舌,真的是省心省事!
八號上午九點左右,五華的親人數十人到興寧大坪集合,頭戴紅帽,身著“友義播四海,紳名貫九洲"的黃馬夾,在春才會長等人的引領下拜謁了昭遠公及何氏祖婆墓地。午飯前親人們進行了簡短座談,春才會長就有關問題作了明確表態;允輝就祖宗接位問題作了介紹;羅氏文化研究熱衷者,五華縣羅氏族譜編修者,我們這次訪親活動推動策劃者之一,五華縣華城中心小學高級教師羅運權(洪湖公后裔)就全程參與這次訪親活動談了肺腑之感!
我作為這次尋根問祖代表作了尋根問祖感言!
現輯此作為本章結尾!

(上圖興寧大坪鎮 )
尋根問祖感言
尊敬各位昭遠公之后,尊敬的運權老師,親人們大家好!
天時地運,祖宗佑蔭,仙人撥路,佛祖顯靈。在國慶加中秋的吉日良時,離散了幾百年的友紳公后裔們千里迢迢,驅車勞頓,歸心似箭,日夜兼程。在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風景優美,民風敦撲的廣東興寧團聚了。這是新時代宗族觀念的升騰!是祖國昌盛繁榮給予我們提供了根本保證。
幾天來,我們渝貴川,贛南康的友紳公后裔代表在五華,興高采烈,心情舒暢。仰天秋高氣爽,舉眼綠水青山。座談交流熱情洋溢,參加婚禮熱鬧非凡,觀瞻祖屋心情凝重,拜謁祖墓肅穆莊嚴。一幕幕畫面深印腦海,一樁樁喜事永駐心間。讓我們品味到血濃于水的宗族文化,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情深似海的家族溫暖。這是孝道的延續,家風的傳承,這是大孝之舉,必定感天動地,告慰祖先!
幾百年來,友紳公的后裔們為避難離鄉背井,為生存東走西顛,血淚浸透了歲月,滄桑嵌滿了雙臉!千般辛勞不言痛,萬種疾苦腹中咽,堅韌不抜,砥礪朝前,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足印,也派衍了一群群龍飛鳳舞的子孫!
山高難隔思祖心,路遙休斷念祖愿!孤雁何日順利歸巢,游子何時手握母腕!是友紳公后裔們數代人的念想,更是他們乆乆的夙愿!
今天,也就是二0二0年十月八日,友紳公后裔群部分成員,彼此丟開微信視頻,面對面相見,內心激動,熱血沸騰,握手有力,真誠滿滿!此時此刻,此方此地,我作為友紳公子孫的代表,向昭遠公開基之地興寧的親人們送上真誠的祝福,祝你們家庭幸福,心想事成!向你們道一聲感謝,感謝你們的精心安排,感謝你們的盛情款待!也感謝五華,南康的親人們不辭辛苦,為今天的團聚留下了一份份實實在在的真誠。
尋根問祖是人的本性,是一種家國情懷,是對家族文化的認同,是飄泊者尋求歸宿感,是一件平常不過的事。但是有的時候尋宗者信心滿滿,遭受的卻是不堪入耳的辱言和無端刁難,令尋根者欲哭無淚,苦不堪言,充滿著無助與無奈!
今天,昭遠公開基地的親人們展開雙臂,擁抱著友紳公裔尋根赤子,場面催人淚下,大愛洋溢席間,熱情驅散了無助,道義趕跑了無奈!讓族人間拉近了距離,貼緊了心,為今后的交往開劈了路徑,打開了空間。我們五華雙頭竹頭坑的綾公子孫們小時候經常聽老人們說,祖上就在興寧。好多族譜資料顯示,友紳公是昭遠公之嫡,當年攜子偕妣,輾轉多處,最終落藉長樂(今五華)青溪。認祖歸宗是友紳公后裔們根本想法。但找誰聯系,接哪個祖位,開基地的人會接納嗎?一直是我們難解的心結和心痛!今天在春才會長的引導下,來自好幾個省市的友紳公后裔代表頭戴"豫章堂"紅帽,身著"友義播四海,紳名貫五洲"的黃布背心,拜謁了昭遠公及何氏祖婆墓地,場面虔誠,感人至深。特別是聽了春才會長關于修譜友紳公單列一支,修祖墓時將友紳嵌上的承諾時,更是群情激奮,久鳴掌聲。
今天,一切難題都破解了,一切關系都理順啦!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更是誰也阻擋不了的時代潮流!
今天,要為我們是昭遠公之后感到驕傲,更要為尋根問祖有了歸宿感,成就感為之自豪!
一家人啦,要多聯系多走動。歡迎興寧的親人們去重慶,貴州,江西,特別是眼皮下的五華走走看看!加深彼此印象,進一步加深感情!以真誠告慰祖宗!讓先靈含笑九天!
最后祝各位雙節快樂!闔家幸福!
謝謝大家!
之三,走江西
十月八日中午,我們重慶,貴州,江西訪親團在興寧葉塘與興寧、五華的親人們握手告辭后,綾公十七世木友小叔(是綾公后裔中輩分最高者之一)偕小叔娘駕駛著自已的愛車同我們一起往江西南康開拔。一是拜訪移居南康的宗富公后裔;二是去遂川尋找永標,永廣諸公下落()三是去湖南瀏陽東尋宗貴公之后積富公后裔(建平編撰的《中華羅氏通譜上》有記載),這次國慶節五華族親聚會,綾公三世契進公五個兒子中有譜祥細記載的四個:宗福,宗祿,宗富,宗貴,單差宗貴公支。為彌補遺憾,我們準備去瀏陽東一探究竟!
木友叔是軍人出生,一九七八年底從五華縣潭下入伍,在五十五軍服伇,七九年初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在部隊干了十多年,轉業到梅州市民政局工作。由于我曾經是一位軍人(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從貴州桐梓縣花秋龍井溝入伍,一九九五年八月轉業到貴州省地方稅務局),同木友小叔有著許多共同語言,所以我同木友叔同車前往南康。一路上,我們暢所欲言,家事,國事,天下事無所不及。
有時我隔著車窗眺望公路兩邊山水,粵贛兩地交界處峰巒疊障,溝壑縱橫,樹深林密,有溪水潺潺,也有河流繞山,怪不得南昌起義失敗后的革命先輩們將此作為保存實力的藏身之處之一。
江西南康的訪親團成員羅華,羅平,羅允富,羅允輝乘坐的車開路,徑直將我們帶去南康市區傍邊的百家姓和諧城。此地好久前允輝發過視頻,有點印象。今天身臨其境,感觸頗深。抬眼掃視,百家"和諧城"天、地、人混然一體,別具一格,數得上是千秋一絕,舉世無雙。和諧城百姓廣場廣袤非凡,氣勢磅礴;挹翠湖碧波蕩漾,波光滟瀲;百家姓祠堂雍容莊嚴,金碧輝煌。好一幅盛世美圖,恰是東方嘉年華。該景于二00八年始建,三年成型,占地近五百畝,投資一個多億人民幣,算得上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的民心工程和福德工程。此方此地,此情此景。我不得不為時任南康縣的書記縣長的遠見卓識所折服!比起哪些個升遷一地,想方設法,挖空心思,要么建樓堂館所,要么拆遷修路,大搞撈錢工程的縣長書記來,是何等的聰明!何等高明!何等英明!
百家祠堂共有108姓認購,布局統一,裝修各異,好些姓氏的大門緊閉。來到南康百家姓和諧城,自然要去咱老羅家祠堂。據說,我們羅氏祠堂是由三位羅姓風水師拿著羅盤挑選好幾處,最后商定的。有人說,此地一般,我想,這畢竟是政府規化,選址,統建工程。要想"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齊備;巒頭理氣周全;又符三元三合玄空;更加來水去水合法,絕對不可能!
走到羅氏祠堂前,首先眏入眼簾的是醒目的門聯,"固守宜城豫章漢柏枝葉茂。祖尊火正道德文章世代榮。",門聯對杖工整,平仄相宜,卓識遠見,寓意深刻。我注目良久……!我們羅氏祠堂每天都開放,長年有人候守,香火不斷……!拜謁了祖宗,我們往吃晚飯的地點走去。
晚飯是羅華(綾公十八世,當過兵)老弟提前給南康羅氏宗親理事會報告安排的。下午六點半左右,我們到達就歺點,理事會的宗親們早已等候著,大家坐定后,理事長和我分別介紹一下各自人員。介紹后得知,宗親理事會的成員悉數到齊,我們廣東重慶訪親團一行受寵若驚,驚喜交加,情感交融,對南康的羅氏家人的盛情款待深表謝謝!并將"謝"字注入酒水中,頻頻舉杯,聊表感激之情。在此,我們尋親團向南康羅氏理事會的全體宗親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謝!歡迎到梅州,貴陽,重慶旅行訪親!
九號上午九點過,允富,允輝兩兄弟又開車陪我們去遂川縣下園洞。據五華譜記,綾公八世萬英公,萬鳳公等好幾支后裔在遂川縣內開基落籍。同屬宗祿公之后的綾公十七世現五華潭下楓樹塆的漢清(木友叔之大哥)大叔鑒于宗祿公之后留下在祖居地只有區區四家,不免感覺孤單,思親心切,就將族譜資料發給南康的允輝(宗富公之后)請幫助找一下移居遂川(原龍泉)縣永標等諸位祖公的下落。由于路遠,允輝不會開車,我與允輝商定,待我們去五華,興寧尋親拜祖后一同去遂川。
由于萬英公之子永標公后裔在下園洞立業成家的資料在羅建平編撰的《中華羅氏通譜》上記載較祥細。于是我們三輛車將導航調整到目的地下園洞,下午二點左右,我們的車在下圓洞停下,允輝跳下車,三步兩步跑到一位年逾古希正在鋤地的老人面前,用江西客家語同老人對話,我焦急得遲一分鐘都不能等也下車,腳跟未穩,允輝大聲喊我,大叔,這是萬英公支永標公后裔。一聽有數,我們十來個人操近路走到屋前面。不大一會,大人小孩圍觀過來,很遺憾,他們大多數不懂普通話,一問搖頭三不知!不遠處有個中年人走過來,他叫羅傳福,我們立即拿岀《豫章羅氏五華族譜》,翻開記有萬英公一永標公信息之154頁,傳福用懷疑目光把我們一行掃視一遍,畢竟,當下騙子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多一點警惕性是必須的,聰明的允輝急忙掏出身份證遞過去,傳福接過去一看說,你是南康的?允輝說是的!傳福顧慮即除,由疑轉喜,跑回家中拿出族譜過來,允輝接過翻看,是民國二十八年佐安附進幾支羅氏族人合修的族譜上冊,都是些上古遠朝的老祖宗們的信息,諸如祝融,君用,珠公等。據說該譜有上中下三冊,另外兩冊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四舊,立四新"被紅衛兵拿去燒了!這本上冊是傳福家一位不怕事的長輩隱藏下來的。
沒有我們想要的信息,難免有點掃興。我們記下傳福電話號碼,準備離開。不知是誰指著不遠處山腳下一處小屋,那是祠堂!喔真的是,既然來了,得去拜謁祠堂中供奉的祖宗,傳福陪著我們沿著田埂走過去。這祠堂是萬英公后裔中有作為者所建,據傳福保存的族譜上載,當年新建時小有規模,因年久失修,破爛不堪,前些年縮小重建,原址依稀可見。祠堂前面有四蹲石旗桿(亦稱旗石,右前蹲臥倒在地,浸泡在稻田中)。旗石是顯耀其家族人才顯赫的標志,是家族有人中了功名才能在祠堂前豎旗石。以此彰顯身份,光宗耀宗,昭示世人,激勵后代子孫……!
據永標公九世孫(綾公十八世)羅傳福傳來的資料顯示,(旗石是同治九年所立記有永標公之嫡孫道昇、道冕為國學生,道昊、道景是太學生)。一家四弟兄二進士,二貢員均是欽旨,真是古今罕見,的確光宗耀祖!光緒年間永標公七世孫(綾公十七世)修賢公又是國學生進士!作為同祖共宗的我,此時此刻,對祖公們深居大山,苦心攻讀,學富五車,站上當時的最高學府,不得不肅然起敬!
拜謁祠堂,傳金把我們請進其家,堂屋正中掛著金光閃閃的毛澤東主席畫像,四方桌上擺上熱茶,桌左邊坐著一位五官端正,儀表堂堂,身著整潔的中青年,傳金介紹說這是我們下園洞村支書,姓羅。村支書自我介紹說,我叫羅岳河,三山五岳的岳,江河的河。我笑曰,名字不錯有山有水,必出書香門弟。岳河答道,名字是外公(確是有高深文化之人)取的。岳河在四十二軍當過兵 ,任班長帶過貴州道真兵。岳河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退伍回鄉不久就當上村支書。岳河說,我的祖宗也是廣東五華的,早有尋根問祖之念,苦于公務纏身,難以成行。我問,你們與永標公后裔嗎?他說不能說是,也不能說不是,我們先來兩代,同是廣東五華羅姓人來到此地,至少有些相干。岳河接著說,我是個宗親觀念強的人,永標公后裔有困難我盡量幫助,有扯皮事我親自出面調解……!
我想到永標公后裔譜序中有"與本境同宗"之詞,我好奇地問,你是傳金請你來的?岳河說,不是的,我剛才開車去村委會,看見有貴州車,有廣東車,還有江西車停在路邊,我納悶起來?這些外地人來偏僻的下圓洞干嗎?扶貧幫困的應該是先通知我哇,可能是尋親來的?我在村委員會呆不多時就趕過來,一看車還在,人些從祠堂出來,我就把車停在路口上來看個究竟。大家邊喝茶邊聊,我說我們是來尋親的,我們的根都是五華的,并拿出五華族譜遞給岳河書記,并都掏出身份證表明自已。岳河接著說,我家的族譜是我保管,父親離世前覺得我"靠譜"些,就將此交給我,我抽空時不時拿出翻一下,近幾代還清楚,越往上越來越難弄明白,你們去我家幫助我查一下上世源流。并說今晚我請你們在佐安街上吃飯!我想,飯不一定吃,翻族譜查源流倒是可以的。
岳河的家在佐安鎮街口,是一幢寬敞明亮的二層樓房。岳河給大家泡好茶,就拿岀珍藏的族譜!白R譜“高手允輝恭敬三拜后小心翼翼翻起來,我則和岳河"擺起譜"來,如何維修重慶壁山丁家祖墓,二0一九年怎樣去五華尋根問祖,今年國慶又如何去廣東五華,興寧拜祖訪親等等,岳河邊聽邊點頭,并表示有空一定要去一趟五華和興寧。
說話間,允輝高聲喊我,叔!岳河們是昭遠后裔友明公支,我過去一看,譜資料確實是這樣記的,我說我們同屬昭遠公之后,昨天上午才去拜謁昭遠公墓。岳河聽說同屬昭遠公系,心情激動起來,并打電話給在外面辦事的妻子,安排我們一定要在佐安吃晚飯,甚情難卻,只好客聽主安排。已是下午五點半,天色漸暗,離晚飯還有點時間,允輝又翻起譜來。
允輝可以說得上"嗜譜如命",自從今年六月十二日微信電話認識以來,我兩叔侄網上談譜,網上傳譜,從沒離"譜"。特別是十月五號五華雙頭鎮見面以來,眼見耳聽,親人們無不為允輝在尋根問祖,敬祖瞌親上不怕風雨,不懼冷言,競競業業,任勞任怨的品質稱道點贊!
不一會,允輝又有新發現,他高興得叫起來說,岳河支是宗貴公后裔,我們趕緊圍過去,一頁一頁翻,一世一世地對接:綾公一德錦一(契進,契保)一契進(宗政,宗福,宗祿,宗富,宗貴)一宗貴一法旺一羅統(勇二郎)一法勝一法用一法亮一思仁一積昌一開先一遠傳一文輝一國怒一永勝一茂桂一立通一坤山一岳河。
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興奮地說道,岳河你屬于綾公二十世,我是綾公十八世。我是叔公!岳河特別高興,提起兩瓶酒,我們有說有笑向飯店走去。
真是蒼天有眼,巧合之中有定數;祖宗顯靈,冥冥之中有安排。
假若我們去下園洞早半小時或晚半小時,錯過了岳河去村民委員會的時間?
再假若岳河是個事不關已,遇事繞著走的人呢?
又假若岳河不是真心實意的留我們吃晚飯呢?
岳河啊岳河!我們在巧合的時機見面,感覺一見如故!我們在特別的時刻握手,感到無比的溫暖!是我們的真誠感動了上帝,是我們的真心告慰了祖先!讓我們攜起手,向前進,為祖國的強大,家族的興旺,家庭的幸福多一點努力吧!
席間,宗祿、宗富、宗貴三公子孫幾百后在江西遂川縣佐安鎮相聚,心情特別舒暢!意義非同凡響!大家推杯碰盞,同祝共賀!
岳河邊請大家吃邊介紹說,今天晚上的整桌萊都是無公害的,魚是河里自然生長的,雞是農戶散養的,豬肉是農民用熟飼料喂的,菜是農家肥澆種的……。當時,我高興得只顧說話,未覺盤中味,經岳河一說,我趕緊拿起筷子挾菜遍償起來。
岳河因感冒時間長了,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時不時的咳嗽幾聲,其難受樣令人心痛,我突然想起治療咳嗽的古方"三子養親湯"來,三子即"蘇子、來菔子、白芥子"各50克,加點清熱潤肺和引藥上行的中藥,屢試效顯。我說你找一個中醫師開幾付煎吃試試看,三天后我問效果如何?岳河說好多了!看著他紅光滿面,視頻好長時間沒咳嗽!心里別提多高興。
宴畢,岳河送我們去旅館,我們準備買單,被他拒絕,我們只好領情!
十月十號晨起,岳河帶我們吃罷早歺,并為我們規劃好行程,他又去履責村支書。我們三輛車又往永廣公徙居地毛公洞進發。左轉右繞,上坡下道,行駛近五十公里,導航把我們指引到毛公洞,這里山高林密,坡陡路窄,心想永廣公子孫在此如何生存!車行之山埡口停下來,允輝去問一位彭姓村民,問毛公洞有姓羅的嗎?答曰:沒有!這里只有姓彭,姓張的。姓羅的很多年前遷居到竹坑凹去了。原來如此。我和允輝在埡口相擁合影,作為留念。
我們又往竹坑凹去。竹坑凹自然條件比毛公洞強得多,這里山青水秀,地勢較為平坦,是的!這才是羅氏祖公安居樂業之地喲!據綾公二十一世孫書華介紹,永廣公后裔在毛公洞住了好多年,因生存條件差,就移居到竹坑凹。我們在綾公二十世家傳的家中,家傳、書華等都拿出各自保存的族譜,新譜老譜一齊上,我們自然地獻出《五華豫章羅氏族譜》,相互對譜。
書華中等個頭,精明能干,泥水工種樣樣在行,曾在廣東揭陽干了十多年,幾年前回家在山塘新建了別墅型的小洋房,現在縣境內承包些零星活干,有時候忙得不可開交。兒子大學畢業后在外地工作,一家子小日子還算殷實。書華父親是文化人,曾教過書,懂風水,在當地和家族中很有威望,同時還熱心家族文化傳承,在多地尋親抄譜,家中保留下了不少家譜資料,遺憾的是不久前已離世。書華承接父志,我們幾次通視頻他都在研究族譜,我們交換資料,交流體會,很是投機,是現代通信為我們提供了方便。
"對譜"時發現,綾公十世永廣公子孫一次次遷居,一次比一次環境優越,更適合人居。山原竹坑凹地勢開闊,山環水抱,人杰地靈?梢,他們在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叢林法則上是何等艱辛,何等用心,何等智慧!
譜記: 萬鳳公支人才濟濟。
綾公十二世有達公建屋五大棟,創業有功,學業有成,嘉慶已末年率科恩榮登仕郎邑,尊陳履信旌匾,榮鷹杖國。
綾公十三世孫榮昌,號錦堂,字云耀公,嘉慶已末年科特拔國學監元。
綾公十三世孫顯昌,號在田,字云龍公,嘉慶戊寅年科恩拔國學監元。
中午,書華等十多位家人在山塘街上羅家人開的"山塘農家樂"請我們尋親團吃午飯。歺別,我們正準備離開,書華等叫我們等一下,給我們一人送一包茶葉還末到,親人們的情義,只能等等。手捧茶葉,尋親團一行深情藏于心,與竹坑凹的親人們依依不舍的告別……!
不當之處請賜教!
筆者羅正文系昭遠二十世、友紳公十九世、綾公十八世孫。原貴州省地方稅務局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室主任。
二0二0年十月于貴陽。
電話13984038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