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賓陽縣飯匙嶺羅氏源流概況
本族原始族譜已經于文革期間被毀,現存的族譜為羅炳麟公(當時為中學教師)于1986年2月據殘存手稿和老人回憶編寫的。
族譜從遷入廣西開始記錄,在廣東的資料只有遷入廣西的祖宗姓名和遷出地址,F以遷入廣西的第一代為一世開始記錄。
香火堂號:積善堂(繁體字:積善堂)
一世:羅承山公妣曾氏。居廣東惠州府長樂縣鐵爐壩(后改嘉應州長樂縣,現改為梅州市五華縣華城鎮鐵爐壩)。生一子仕忠。
二世:羅仕忠公妣黃氏,居住地同上。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承山公攜仕忠公及黃氏遷入廣西柳州俯賓州三王村委莫問村(后改為南寧市賓陽縣),隨后一段時間遷去附近的紅村村委鈑匙嶺,具體遷徙時間不詳。生一子時用。
三世:羅時用公妣李氏、張氏。生一子榮華。譜傳,時用公出生后,承山公與仕忠公夫妻返回廣東,返回過程及結果不詳。據興寧羅氏宗親羅啟鵬(曾參與興寧羅氏族譜的編修)描述,以前的宗族遷徙習慣是先派出一部分親戚前往選址,考察風水及土地是否肥沃,選到好地方后再返回帶領其它親戚一同前往。
四世:榮華公妣楊氏,生五子一女,五子為:維烈、維顯、維星、維疆、維城。女嫁入張門。
五世:維烈公妣鄭氏,無后。維顯公妣宋氏,生子二:朝舉、朝陽,二子遷來賓,余不詳。維星公妣何氏,生子三:朝佐、朝佑、有繼,三子不詳。維疆公妣黃氏,生子一朝相,不詳。維城公妣李氏,生子四女三,子四為:朝輔、朝仁、朝元、朝隆。維城公后遷去貴縣山西里樟木區五山公社(現為來賓市興賓區五山鄉)娶妾包氏,生子二自顯、自維,維城公后改名元貞。
六世:朝輔妣黃氏,生子二:延光、盈光,二子后續不詳。朝仁妣彭氏,生子三:恒光、承光、瑞光,瑞光后續不詳。朝元妣丁氏,生子四:萬光、澄光、鳳光、運光。朝隆妣巫氏、蘇氏,生子六:景光、鴻光、純光、傳光、有光、勝光,六子后續不詳。自顯妣不詳,生子二:煥純、禮純。自維妣不詳,生子二:富純、私純。
七世:恒光妣陳氏,生子一:大信。承光妣盧氏,生子三:大正、大乾、大坤,大坤遷來賓市興賓區三五鄉,大正及大乾生子及后裔不詳。萬光妣盧氏,生子及后續不詳。澄光妣宋氏李氏,生子及后續不詳。鳳光妣黃氏,生子大和。運光妣邱氏,生子及后續不詳。在五山鄉的煥純、禮純、富純、私純及其后裔,除妣大多不詳外,生子都有記錄。時至今日已經繁衍了十七代人。
八世:大信生子元揚,元揚遷來賓市興賓區蒙村鎮。大正妣李氏,生子元紅,元紅遷入來賓市興賓區三五鎮燈籠村,兩代后遷去蒙村鎮。大和妣陣氏,生子三:元順、元韜、元良。在蒙村鎮的后裔也同樣繁衍了十七代人。元順遷來賓市興賓區陶鄧鄉。
至此,承山公的后裔,除部分外遷不詳外,目前已經查明的后裔分布于五個自然村分別為:賓陽縣紅村村委飯匙嶺、五山鄉木問村、五山鄉棉衣村、陶鄧鄉凌逗村、蒙村鎮背嶺村。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查打探得知:
一、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華城鎮鐵爐壩村仍在,但是目前已經沒了羅氏。
二、積善堂的發源于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列西街道的世洪公,他們目前仍保存完好的祖譜《列西五房羅譜》,已經和他們取得聯系,并且看到了《列西五房羅譜》部分內容。
三、羅氏通譜網有一篇文章《海豐高坡鄉大和洞羅氏》,文章內描述,珠公三十七世孫學政公,遷入廣東長樂縣鐵爐壩。經與《中華羅氏大成譜》及部分名人歷史資料核對,發覺《海豐高坡鄉大和洞羅氏》其中祖宗的資料可能存在人為編纂的可能,首先是人名方面與歷史資料有較多出入,其次是生辰方面如果正確,則其中有的隔代時間差竟有60多年,與常識相差懸殊,最后是與該支系部分人員取得聯系后,發覺他們對資料的認識不統一,各說一詞,并且只看到網絡版族譜,他們手上的資料無緣欣賞。但是,巧合的是經與該分支其中的兩個村落核對,分別是汕尾市海豐縣赤石鎮明熱村和惠州市惠東縣梁化鎮大禾洞,他們的香火堂號竟然都是積善堂,他們還有分支去了陸豐縣、高州、欽州,因暫時沒有聯系到這三處宗親,他們的堂號情況還不清楚。如果后面三外分支也沿用積善堂堂號,那么他們的源流概況和堂號是不符的,必有其一是錯誤的。希望有緣與他們共同查核資料,為彼此的尋宗認祖劃上圓滿句號。
四、羅氏通譜網《紫金羅氏源流總譜》中也有與《海豐高坡鄉大和洞羅氏》重合的譜系,同樣寫有珠系三十七世裔孫學政公,不確定這兩處相同的譜系是否出處一致?有機會希望能與以上兩處的羅氏核對資料。
五、以前古人遷徙后,大多數會改名,有人說是避難,有人說是方便入籍。僅從維城公自賓陽遷到五山鄉后改為元貞便得以驗證。元貞二字僅五山鄉的支系知道,維城公的其它四兄弟都沒有元字的名或者號,且其它支系在維城公后第四代就有元字排班。所以,承山公和仕忠公不知道是否有修改過名字,尋宗的過程中除了核對人名外,遷入和遷出的時間和地點也是很關鍵的信息。
發表本文,希望能找到本支系在廣東或者其它地方的分支情況,比如在三明市和五華縣之前還有兩個可能短暫落腳的地方連城縣和上杭縣,或者是同從鐵爐壩遷出的羅氏分支分布情況,或者是同是羅氏積善堂分支的分布情況,或者是在廣西內有幾處遷出后沒有記錄的分支情況。有以上相關情況的,或者發現有需要批評改正的地方,請聯系本文作者羅祝明18934318568。
CopyRight © 2015-2030 www.akjohansson.com 【羅氏文化網】
主辦:羅氏宗親聯誼會 承辦:豫章文化研究院 總顧問:羅河勝
編輯:羅元 … 電話:(0)134 3536 5888(羅元) QQ:251547599
聯系地址:中國·廣東省河源市旺福路三號天正花園嶺南設計院 郵編:517000
粵ICP備17085232號